美国出口审批机构陷入瘫痪,H20对华出口卡壳!

(来源:半导体前沿)

中美在历经6月伦敦会谈后,美国松绑英伟达特供版H20芯片得以销往中国。但据8月1日消息,美国商务部主管出口许可的工业与安全局(BIS)因人手短缺等因素陷入运作混乱,几乎处于瘫痪状态。有两名知情人士透露,迄今,既有数千份来自美国公司的向全球出口商品和技术(包括向中国出口)的许可申请被搁置,其中包括英伟达拟对华出口的大批H20芯片。

综合外媒2日报道,知情人士透露,当前BIS因人手流失严重,规则更新延迟、对业界的沟通受限,以及内部专家陆续离职或被迫退场等因素,让这个肩负促进海外贸易及保障美国技术安全的机构几乎陷入瘫痪。

其中最受瞩目的,就是对中国销售AI芯片H20的许可延误。英伟达CEO黄仁勋7月中旬访中时曾经表示,已获取美国政府保证可以取得芯片销中许可,并预期可望尽快交货,随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与其他官员也确认销售将获准。

但知情人士指出,截至7月底尚无任何许可发放,涉及订单金额达数十亿美元。

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(Sean Stein)对此表示,半导体制造设备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出口许可毫无进展,恐让中企有时间转向中国本土或其他国家供应商,「延迟越久,美企流失的市占越大」。

除了对中国的AI芯片与半导体设备之外,美国业者也回报向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出口的感测器、雷达与声纳设备的许可,也遭到长时间卡关。

贸易顾问公司Compliance Assurance表示,先前部分提交数月的申请刚在近日收到零星的驳回通知,包括4件对中国出口半导体设备的申请。

报导称,批评人士指出,BIS自今年3月由凯斯勒(Jeffrey Kessler)接任商务部副部长后,内部管理混乱加剧。据称凯斯勒要求员工减少与业界接触,并须将所有会议列入监控表格,造成沟通效率低落。

同时,美国商务部的资深官员离职潮持续中,使得关键职位持续悬缺,譬如驻中国的出口管制官至今仍未补足。

另外,BIS在5月承诺将撤回并重订拜登政府时期针对AI芯片出口的规则,但至今未有后续,其他规范如扩大出口限制至被制裁企业的子公司等草案,也因迟未公布而屡遭业界质疑。

人民日报评论: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?

8月1日晚间,@人民日报评论发文质疑,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?英伟达的算力芯片H20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,公司最近被国家网信办约谈。事后,英伟达出来回应:“网络安全对我们至关重要。英伟达的芯片不存在后门,并不会让任何人有远程访问或控制这些芯片的途径。”

@人民日报评论指出,为了重新赢得市场信任,英伟达需按照约谈要求,拿出令人信服的安全证明。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日常生活,也关乎企业命脉和国家安全。近期,俄罗斯多个公共服务部门遭黑客攻击,美国“星链”卫星互联网服务突发故障,导致全球6万用户断网,这些事例再次警示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。

全文如下:

会议背景

电子特气是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材料,对芯片性能和良率有直接影响,是半导体制造的第二大耗材,占比约14%。2025年,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近300亿,且保持每年10%的增长。

追随空气化工、林德、液化空气、大阳日酸等国际企业的步伐,国内电子特气企业金宏气体、华特气体、南大光电、中船特气和雅克科技等纷纷取得突破。国内企业已经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,产品进入台积电、美光、中芯国际等国际头部晶圆厂供应链。然而,高端前驱体和光刻气等仍依赖进口,国产化率低,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。

2024年全球半导体金属/氧化物前驱体市场规模达17亿美元,同比增长15%。中国作为重要市场,亚化咨询预计2028年半导体前驱体市场将达12亿美元。主要受益于存储芯片及逻辑芯片先进制程的需求。伴随中芯、华润、华虹、长江存储、长鑫、等本土晶圆厂扩产,国产前驱体在纯度、定制化解决方案领域替代空间巨大。国内龙头企业雅克科技、南大光电、正帆科技发展迅速,厦门恒坤、上海至纯等在前驱体领域也不断推进。 

2025电子特气与半导体前驱体论坛(AESG2025)将于9月25-26日在苏州召开。会议由亚化咨询主办,金宏气体等企业战略支持。将探讨电子特气与前驱体发展现状与趋势,搭建产学研平台,聚焦技术创新、工艺优化、供应链安全与合作,推动半导体核心材料跨越式发展。

会议主题

  • 全球与中国半导体发展的材料需求

  • 半导体特气国产化进程与高端市场突破

  • 电子特气与前驱体在晶圆厂的认证

  • 金属/金属氧化物/硅基前驱体与掺杂材料技术

  • 从实验室到量产:电子气体与前驱体的产业化

  • ALD/CVD前驱体材料的国产化现状与未来方向

  • ArF/DUV/EUV光刻过程中的气体纯度与控制技术

相关推荐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