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汽集团:产品质量隐忧、员工流失加剧,汽车巨头转型之路何在?|ESG案例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9月30日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最新召回公告。公告显示,自即日起,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回2019年12月10日至2023年7月1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科莱威纯电动汽车,共计98408辆。

作为中国老牌汽车商“一哥”,上汽集团去年的业绩表现却不尽如人意。2024年,上汽集团批发销量为401.3万辆,同比下滑20.07%,被比亚迪反超。

在ESG表现上,根据万得评分,上汽集团得分为A,位于行业中上游水平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来源:wind官网

环境维度表现优异,积极践行双碳行动

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《中国汽车行业ESG评价指南》,环境维度包含环境管理、应对气候变化、资源使用、排放物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五项二级指标。其中,关键三级指标主要集中在“应对气候变化”与“资源使用”两项,上汽集团在这两项指标中表现优异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来源:中国汽车行业ESG评价指南

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,上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战略部署。董事会全面负责集团气候相关事务的统筹与决策,并授权其下设的战略与ESG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对相关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估。在执行层面,集团在ESG工作小组的基础上,专门设立双碳工作小组,负责具体推进。目前,上汽集团正致力于全面实施气候转型计划,分别在生产端、产品端和产业链端建立了体系化的策略和措施,并推进相关工作的落地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来源:上汽集团:2024年度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

在资源使用方面,能源与水资源相关指标是ESG评价体系中的关键三级指标。上汽集团在能源使用领域持续推进系统化举措,通过优化生产工艺、建设分布式光伏与智能微电网系统、推动用能设备更新改造等方式,实现每年产值能耗下降3%的目标,并持续提升绿电使用比例。同时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与管理,通过建立涵盖管理体系优化、节水技术实施、全员意识提升的协同机制,将水资源节约贯穿于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来源:上汽集团:2024年度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

尽管在环境维度表现优异,但是上汽集团在社会和治理维度的表现仍存在明显短板。

产品质量存在短板,员工关怀需被重视

在社会责任方面,根据《中国汽车行业ESG评价指南》,产品安全与产品质量是衡量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的两个重要二级指标,其下属的三级指标也全部属于关键指标,充分体现了产品在汽车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。然而在这一维度,上汽集团的表现未能达到预期。根据车质网投诉榜,近30天上汽集团旗下两大合资品牌——上汽通用别克和上汽大众均有车型进入投诉量前十,其中别克英朗位于榜单第二位。

从具体投诉内容来看,英朗主要存在转向系统故障,包括方向盘不正、转向沉重及卡滞等涉及行车安全的隐患;而上汽大众两款车型则在变速器等车身硬件上问题频发。由此可见,上汽集团的产品问题主要集中于硬件质量层面,而非服务流程纠纷,反映出其在质量管控体系上可能存在疏漏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来源:车质网

除此之外,上汽集团在员工关怀与组织管理方面也存在短板。根据上汽集团披露的可持续发展报告,2023年上汽集团的员工主动离职率为6.3%,低于广汽集团(12.86%)、长城汽车(15.53%)等企业,但高于比亚迪(2.97%)、一汽集团(1.5%)以及北汽集团(1.42%)。2024年这一数据进一步上升至6.9%,可能反映出其在人才保留与内部管理上的相对弱势。

此前,旗下品牌智己汽车在2024年也因“加班文化”引发舆论争议。去年4月8日,在上汽集团旗下的智己汽车L6发布会上,CEO刘涛提及该公司的员工因为加班错过孩子的出生,甚至有的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,该言论随后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批评,有网友指出此类表述“传递的价值观存在偏差”,进一步暴露出公司在员工关怀与企业文化塑造方面的短板。

内部治理仍需提升,转型之路远未结束

在治理层面,上汽集团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。2024年11月14日,上汽集团原副总裁陈德美因涉嫌受贿、为亲友非法牟利一案一审公开开庭审理。公诉机关指控其多次非法收受相关单位及个人财物,折合人民币共计2946.95万余元,反映出上汽集团内部治理机制存在问题。尽管去年以来上汽已推动一系列人事调整与组织优化,但要真正构建系统、透明且高效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,仍需持续努力。

在应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变革方面,上汽集团虽响应较早,但实际成效未达预期。早在2016年,上汽便联合阿里巴巴推出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,一度引发行业高度关注。然而在后续推进过程中,战略执行出现偏差。一方面,集团内部多个新能源品牌并行发展,导致资源分散和内部竞争加剧;另一方面,当旗下五菱宏光MINI EV在低端市场取得成功时,上汽未能及时在中高端市场形成有效突破,缺乏具备持续市场引爆力的产品。

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,上汽自2023年管理层调整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。通过加强技术研发、推动营销体系与用户运营转型、拓展开放合作与优化国际化布局,上汽逐步明确了契合自身条件的电动化、智能化与国际化发展路径。然而目前而言,上汽集团的转型之路远未结束,全面成效还需要时间检验。

参考资料:

《上汽集团:2024年度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》

《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》

《中国汽车行业ESG评价指南》

《上汽集团尝到了新能源转型的甜头?》盖世汽车

上一篇:财经早餐: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;美联储宣布再降息25个基点
下一篇:证监会同意摩尔线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