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上最长“双11”释放消费活力

本报记者 孙奇茹

2025年,“双11”走过第17个年头。从短兵相接的集中促销,到拉长战线的持续运营,从线上平台的独角戏,到线上线下的全域狂欢,作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消费节点,如今的“双11”不再是一场简单的大促,而是观察中国消费市场活力与趋势的重要窗口。

超长周期成交额创新高

今年“双11”再一次冲击史上最长。继京东相比往年“抢跑”数日宣布10月9日启动“双11”售卖后,天猫、京东两家还给这场大促玩起了“加时赛”。“2025天猫‘双11’最后一波,现货开卖至11月14日24点。”天猫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京东昨天公布数据,截至11月11日23点59分,平台成交额再创新高,下单用户数增长40%,订单量增长近60%。方便随时娱乐的闺蜜机、可语音联动全屋设备的智能灯光系统……数据趋势显示,年轻人对智能、悦己及品质的生活追求,正驱动传统消费品类创新升级,成为新增长点。

随着各地育儿补贴政策相继落地,育儿相关消费也在此次“双11”期间表现强劲。来自“什么值得买”平台的统计显示,“双11”期间婴儿服饰与童装成交额分别同比增长35.16%和17.63%,婴儿安全用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2.83%。

即时零售加入消费热潮

今年,以“快”为利器的即时零售也加入“双11”战场。小时级乃至分钟级送达的即时零售购物体验,让人们“所想即所得”,也将消费热潮从线上延续到了更广阔的生活场景。首次参与“双11”的京东外卖业务负责人透露,“双11”期间平台合作的前300家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外卖业务上线首月增长13倍。

基于AI技术的新消费、新服务也成为“双11”热点。深夜头疼脑热,既想迅速找到解决办法,又不想大费周章深夜挂急诊——AI能帮忙,AI医生、AI药师、AI营养师等众多健康领域专业智能体都已开始全天候“上岗”。以京东健康平台的AI医生“大为”为例,其服务的用户中30%为深夜咨询。

供应链升级海外订单翻番

超300万商家借助JoyAI大模型实现经营升级,数字人直播服务超4万家品牌商,累计带动商品交易总额超23亿元;“异狼”机械臂集群在分拣中心24小时不停运转,累计抓取包裹数量突破历史峰值;“独狼”无人车实现规模化部署,无人车总接驳次数同比增长656%……随着人工智能、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全面引入,以及从生产、流通到消费全流程的供应链不断升级,中国电商的供应链能力正融入全球更大的消费市场,服务更多的用户。

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进口商品需求持续旺盛。赶在今年“双11”前,1700多家海外新品牌组团入驻天猫国际。数据显示,消费者对专业、细分、个性化商品的需求凸显,口服抗衰、头皮护理、游戏掌机品类增速强劲,进口消费正在从“好价囤货”向“小众淘新”转型。

今年“双11”期间,京东全球售核心数据实现爆发式增长,在其全球售业务重点覆盖的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澳大利亚等地,成交额与订单量均实现同比超100%增长;跨境包邮服务升级覆盖的13个国家,成交额同比增长突破300%,平台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400%。

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研究员姜照认为,“双11”的新意已不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营销噱头,而是转向更深层的技术赋能、体验优化和商业模式革新,企业应抓住技术赋能机遇,在需求预判、消费决策、售后服务等环节不断优化消费体验。

上一篇:报道:欧盟拟对谷歌展开新调查 涉新闻机构排名问题
下一篇:别乱叫Air! 联想moto内涵友商,“落后者”定义标准遭群嘲 | BUG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。